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正文

为什么不把数据中心建在北极


一、微软为什么非要把数据中心设在海底?了解服务器背后的科学微软为什么要把服务器放在海底?第三次互联网革命,云计算逐渐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轴。它汇集了众多的计算机资源,使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随时获取资源。这背后真正的依赖并不是来自高空的云层,而是来自地面上无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
面对近年来数据中心建设的快速发展,微软另辟蹊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陆地相比,海底可能是数据中心的最佳目的地。。首先是成本问题。数据中心的发展直接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据统计,全球数据中心每年消耗的电力约占全球总电量的2%,能源消耗成本占整个IT行业的30-50%。
因此,“如何降低服务器散热成本”成为互联网企业不断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几大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精密散热方式”。Facebook位于瑞典吕勒奥的数据中心距离北极圈不到70公里。这里常年气温较低,可以吸入冷空气来散热。阿里巴巴数据中心位于杭州千岛湖,这里年平均气温17℃。深湖水的循环流可以用来帮助冷却服务器。腾讯位于贵州贵安的数据中心有5个洞穴,隧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安全、隐蔽、温度低。
微软更有想象力,直接将服务器沉入海底,想要利用海洋的自然冷却能力,打造一个环保节能的水下数据中心。活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成本问题外,距离问题同样重要。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60公里范围内。想象一下,如果数据中心放置在沿海城市附近的海域,数据传输距离将大大缩短,网络速度也会大幅缩短。会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要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会面临占地面积、能源成本、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挑战,而且建设在偏远地区还会带来网络延迟问题。
因此,基于以上两大优势,2014年8月,微软正式启动Natick项目,探索水下数据中心的可行性。2015年8月,第一个水下数据中心原型机在加州海岸运行了101天。
2018年6月,第二台配备864台服务器的原型机被放入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底深处,以验证其经济、后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该机器将在海底运行多年。


二、人类为何在南极建工作站,却不到北极建工作站?

因为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南极洲是一个大陆。北大洋是适合建立科考站的四大洋之一,相对南极洲来说,可建设的地方更多。

世界各国都在南极洲打造了美味站,因为南极洲在冰川下的永久冻土层下蕴藏着大量的能源,比如可燃冰,比如石油和煤炭,在南极洲大陆上,很多事情比较下来,但是南极洲的气候非常寒冷,冻土层非常厚。南极洲的资源以目前的开发方式无法开发,而且资源丰富。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年度检查。

北极周围都是海洋科考站,我国在南极的客货运站比北极多很多。居住环境不好,浮冰会移动,这会影响专项科考人员的安全,因为这里只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距离,距离南极洲近一点。

南京的气候确实很冷,但是南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我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国家建立了科考站。和其他老牌国家相比,它的老牌研究站比较多,当然科研能力也是最强的。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发达了,但是和他们之间还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