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正文

大型数据中心技术难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案架构)

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需要集成哪些技术?

1.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组成云计算数据中心本质上由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服务组成。云计算服务包括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向用户提供的应用程序、软件、工具和计算资源服务。云计算平台包括支持这些服务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软硬件平台。云计算平台将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的软硬件集成,形成分层的虚拟计算资源池,提供可动态分配、平滑扩展的计算、存储和网络通信功能,支持云计算。服务实施。云计算平台是云计算中心的内部支撑,是云计算技术体系的核心。它以数据为中心,以虚拟化和调度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立物理的、可扩展、可分配、可绑定的计算资源池,整合网络分布式服务器集群、存储组等。动态分配和平滑扩展资源的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各种应用数据服务。2、云计算数据中心实施流程实施云计算数据中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软硬件集成工程。实施前需要认真评估、统筹规划。应充分考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管理模式。并应考虑未来的运营模式。纳入总体规划,充分发挥云计算平台的作用。结合对云计算中心用户需求的研究以及国外的实施经验,目前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规划阶段:应对待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作为一个战略问题。高层管理人员应予以密切关注和支持,明确各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并从业务创新和IT服务转型的角度进行规划和部署。2)准备阶段:根据行业特点,充分了解用户希望通过采用云计算数据中心获得的服务和应用需求,充分评估云计算平台,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同时,将综合考虑系统扩容和迁移的可行性,确保基础设施平台技术的连续性和核心业务的连续性。3)实施阶段:资源虚拟化是云计算中心的基础,通过构建支持异构平台的虚拟化平台,可以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各种业务需求。4)深化阶段:在实现平台架构虚拟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实现各种资源规划和分配的自动化,从而为综合管理和自助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5)应用和管理阶段:云计算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云计算平台应该能够提供与现有应用程序兼容的标准API实现。任何应用迁移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云计算基础设施必须很好地支持核心应用,而不仅仅是新的需求。同时,构建云计算平台是一个封闭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3、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涉及到许多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程序和桌面等多个方面。不同类型的虚拟化技术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不同的系统性能问题。服务器虚拟化快速划分服务器资源并动态部署,降低系统复杂度,防止设备无序分布,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存储虚拟化将存储资源集中到大容量的资源池中并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在不中断应用的情况下实现存储系统变更和数据迁移,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动态适应性。网络虚拟化通过将一个物理网络节点虚拟为多个节点,并将多个交换机集成为一个虚拟交换机来优化网络容量,从而增加连接数量并降低网络复杂性。应用程序虚拟化通过在最需要的地方动态分配资源来帮助改善服务交付并提高应用程序可用性和性能。基于上述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了整个IT架构的完整系统虚拟化,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和监控。它可以轻松有效地将大量分散且未充分利用的物理资源组合成单个大型虚拟资源并长期高效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2)弹性伸缩和动态分配弹性伸缩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看待。垂直可扩展性是指在同一逻辑单元内添加资源以提高处理能力,例如:B.向现有服务器添加CPU或向现有RAID/SAN存储添加硬盘驱动器;横向可扩展性是指向单元中添加更多的逻辑资源,并将其集成为一个单元来工作。动态分配根据需求变化自动分配和管理计算资源,实现高弹性扩展和优化。

大数据存储及应用特点分析及技术路线

大数据存储及应用特点分析及技术路线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存储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数据存储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高效的数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对存储设备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考虑功能集成、数据安全、数据稳定性、系统可扩展性、性能和成本。大数据存储及应用特点分析“大数据”是指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繁多的数据集合。它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型,通过数据集成、共享和交叉复用而形成。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其共同特征可以概括为3V:Volume、Velocity、Variety(规模大、速度快、多样性)。大数据具有数据规模(体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其数据规模已从PB级扩展到EB级,并根据实际应用和进一步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快速向ZB规模扩展(ZETA-BYTE)发展。以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淘宝为例。据淘宝数据显示,2011年底,淘宝最高单日独立用户访问量超过1.2亿,比2010年同期增长120%,注册用户数已超过4亿。,在线商品数量已达8亿,浏览量已达20亿,淘宝每天产生4亿条商品信息,每天活跃数据量已超过50TB,因此系统大数据存储或处理无法不仅满足当今的数据规模需求,还需要强大的可扩展性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1)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不仅要求规模大,而且要求其传输和处理的响应速度(速度)快。与以往较小规模的数据处理相比,在数据中心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服务集群必须具有高吞吐量,才能使海量数据在应用开发者“可接受”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它不仅是对不同应用层面的计算性能的要求,也是对大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读写吞吐量的要求。例如,个人用户在网站上购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网站根据用户的购买或浏览行为实时推荐相关广告,要求及时反馈。另一个例子是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分析师根据买家的购买行为来分析他们的行为。搜索当季最热门关键词,为商家提供推荐产品关键词。每天面对数亿条访问记录,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在几天内给出更准确的推荐,否则就会失去有效性;或者当出租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大数据处理系统必须通过GPS返回的信息和真实数据不断提供更便捷的路线选择。-来自监控设备的时间交通信息。这些都要求大数据应用层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带宽从存储介质获取相关的海量数据。另一方面,海量数据存储管理系统与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或磁带备份系统之间也发生数据交换。虽然这种交换不是很实时,可以离线完成,但由于数据规模较大,相对较低的数据传输带宽也会降低数据传输的效率,并且会在数据迁移过程中造成瓶颈。因此,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速度或带宽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2)大数据由于来源不同,具有数据多样性的特点。多样性是指数据结构、存储格式、存储介质的多样性程度。对于传统数据库来说,它们存储的数据是规则格式的结构化数据。相反,大数据来自于日志、历史数据、用户行为的记录等。有些是结构化数据,而另一些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这是传统数据库存储技术无法适应大数据存储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储格式正是由于数据源的不同、应用算法的不同以及数据结构化程度的不同,其格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有些是以文本文件格式存储的,有些是网页,有些是序列化的比特流文件等。存储介质的多样性是指硬件兼容性。大数据应用必须满足不同的响应速度要求。因此,数据管理提倡分级管理机制。例如,对更多实时或流数据的响应可以直接从内存或闪存(SSD)中获取。离线访问和批量处理可以建立在具有多个磁盘的存储服务器上,有些可以存储在传统的SAN或NAS网络存储设备上,备份数据甚至可以存储在磁带上。光盘。因此,大数据存储或处理系统必须对各种数据和软硬件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适应各种应用或提取、转换和处理算法、数据加载(ETL)。最常见的大数据存储技术路径有3种:第一种是采用MPP架构的新型数据库集群,专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