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云计算发展历史(云计算发展历史简述)

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实况
2008年5月10日,IBM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营。2008年6月24日,IBM在北京IBM中国创新中心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二个云计算中心——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2008年11月28日,广东省电子工业研究院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约,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将投资2亿元在东莞松山湖建立云计算平台;2008年12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软件与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正式签约,签署2009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建立全国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2009年初在南京成立,首期投资数亿元;21世纪互联推出CloudEx产品线,包括完整的互联网托管服务“CloudExComputingService”、基于在线存储虚拟化的“CloudExStorageService”、面向个人和企业的互联网云备份数据保存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中国移动研究院对云计算的探索起步较早,目前已完成云计算中心实验。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建宙认为,云计算和互联网移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创造的“云安全”理念在国际云计算领域是独一无二的。云安全通过网络中大量客户端监控网络中的异常软件行为,检索互联网上木马和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务器进行自动分析处理,然后分发病毒和木马解决方案致所有客户。云安全的战略理念是: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就越安全,因为这么大的用户基数足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网站挂掉或者出现新的木马病毒,就会立即被拦截。云安全的发展如一阵风,瑞星、趋势、卡巴斯基、MCAFEE、赛门铁克、江民科技、熊猫、金山、360安全卫士、卡卡网安助手等都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瑞星基于云安全策略开发的2009年新品,每天拦截数百万次木马攻击,其中1月8日拦截攻击次数超过765万次。石科技云安全在全球建立了5个大型数据中心和数万个Web服务器。据悉,云安全平均每天可支持55亿次点击查询,每天采集分析2.5亿个样本,数据库初始命中率可达99%。借助云安全,趋势科技现在每天可阻止多达1000万次病毒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云安全的核心思想与刘鹏早在2003年提出的反垃圾邮件网非常接近[1][2]。刘鹏当时认为,垃圾邮件之所以如此普遍,以至于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自动过滤,是因为其所依赖的人工智能方法还不是成熟的技术。垃圾邮件的最大特点是它向数百万收件人发送相同的内容。为此,可以建立一个分布式统计和学习平台,通过大规模用户的协同计算来过滤垃圾邮件:首先,用户安装客户端,为收到的每封电子邮件计算一个唯一的“指纹”。“指纹”比较可以统计相似邮件的份数。当邮件的份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判定该邮件为垃圾邮件。其次,由于互联网上的多台计算机比一台计算机拥有更多的信息,因此可以使用分布式贝叶斯学习算法在数百或数千台客户端计算机上实现协作学习过程,以收集、分析和共享最新信息。反垃圾邮件网格体现了真正的网格思想。每个加入系统的用户不仅是一个服务对象,同时也是一个完成分布式统计功能的信息节点。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垃圾邮件过滤的准确性也会相应提高。利用大规模统计方法过滤垃圾邮件比利用人工智能更加成熟,不易出现误判和误报,非常实用。反垃圾邮件网络利用分布在互联网上的数百万台主机的协作来构建拦截垃圾邮件的“天网”。反垃圾邮件网格的想法提出后,被IEEECluster2003国际会议评选为优秀网络项目,并在香港进行了现场演示。还在2004年国际网格计算研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和现场演示,引起了广泛关注。引起了中国最大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网易创始人丁磊等人的关注。既然垃圾邮件可以这样处理,病毒、木马等也可以这样处理,这与云安全的理念相差不远。
2008年11月25日,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任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为主任委员,任命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叶天正。以及第十五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究院院长刘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学、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等六位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担任副所长,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30余人。研究人员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2009年5月22日,中国电子学会将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

如何看待云计算的发展?

云计算的发展可以从1999年Salesforce的成立到2015年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云计算政策指引,以及各国政府大规模引入云计算可见一斑。云计算已经从早期的起步阶段走向成熟,成为常见的基础技术之一。


透过云计算的重要发展历史,你还可以发现云计算迭代的速度以及各大公司对云计算技术的重视。


1999年,Salesforce成立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云计算公司。公司的目标是消灭软件(马克·贝尼奥夫)。

2006年,美国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推出云计算产品AWS,并逐渐成长为全球云计算领导者。

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创建阿里云,成为中国第一家云计算公司,并逐渐成为中国的领导者。

2011年,美国dotCloud初创公司成立并成为最早的PaaS公司之一,其子公司产品docker也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开源产品,在产品、社区、运营等方面都堪称经典。

2016年2012年,阿里云与Docker达成合作,成为Docker旗下。中国官方合作伙伴,联盟巩固国内领先地位


云计算产品类型按技术栈分层,可分为IaaS、PaaS、SaaS目前,IaaS(AWS、Openstack等)、PaaS(Azure、Docker、Openshift、Cloudfoundry等)、SaaS(Salesforce等),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


从客户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早期的云计算供应商(AWS、Azure、阿里云)通常专注于公共云。AWS甚至认为私有云本身无法支持。

但是有了私有云,这种安全性现在越来越被接受,特别是NASA、中国各个政府、金融机构等,所有这些都必须以私有云的形式提供它。

混合云是近两年新兴的技术。是典型的混合云模式,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比如2016年AWS和VMWARE的合作,技术已经逐渐进入成熟阶段(Gartner技术曲线中的云计算和混合云)2016年8月)。;



换句话说,云计算已经融入。进入企业正在成为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网络电话等的通用技术,未来成本和技术质量都会快速发展!

云计算是什么的发展?

与美国相比,中国云计算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全球云计算市场持续增长,2019年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883亿美元。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334亿元,其中公有云市场689.3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645.2亿元。公有云市场首次超过私有云。从全球云计算市场和中国在IT支出中的份额来看,中国的份额低于全球水平。

起步较晚,近年来增长较快

与美国相比,中国云计算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随后三年,在技术的推动下,应用领域逐渐普及。中国比美国晚发展五年。2007年后,中国开始师从美国发展云计算。2009年以后,政策持续大力支持,使得云计算得到广泛应用。

自200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导入阶段,云计算概念在国内刚刚兴起,客户对云的认知度较低计算;第二阶段是成长期。消费者对云计算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入该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目前,厂商云计算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厂商开始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迈进。以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为起点,SaaS模式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阶段是快速成长期。现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较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而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龙头。

全球云计算稳步增长,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883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云计算市场呈现出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以IaaS、PaaS、SaaS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883亿美元,增速达20.86%。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分析人士认为,云市场未来几年预计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平均增速约为18%,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20年将达到2253亿美元。

注:根据Gartner统计,这里的云计算是公有云服务市场。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公有云首次超越私有云

我国云计算市场已从最初的数十亿发展到现在的数十亿。规模千亿,产业快速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增速超过30%,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长38.6%。未来,受益于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产业仍将延续黄金发展期。

注:这里的市场规模是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的总和。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6-2019年,公有云市场份额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51.65%;私有云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019年达到48.35%。2019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9.3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45.2亿元。公有云市场首次超过私有云。

云计算在IT支出中的比例低于全球支出,未来发展空间充足

根据Gartner的研究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和咨询公司,2020年全球IT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3.4万亿美元;中国IT总支出预计将达到2.77万亿元。从全球云计算市场和中国在IT支出中的份额来看,中国的份额低于全球水平。中国云计算市场未来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注:这里的云计算是指公有云服务市场。

——更多数据和分析请参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工业云的发展历程

“工业云服务平台”发展历程
●自2009年起,北京计算中心业务向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领域发展。
●2010年,计算中心开始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明确了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云商业模式。
●2010年11月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011年,“工业云服务平台”成为北京市“祥云计划”十大重点示范项目之一。
2011年5月,北京市科委认定北京计算中心“云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2年,“工业云服务平台”初具规模,算力达到200万亿次。与国内外知名IT专业人士达成战略合作,开始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
●2013年12月,“工业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已提供20余种工业软件服务、在线办公信息产品“智能计算CRM/OA/HRM”、智能计算培训、工业课程培训。此外,“工业云服务平台”还提供工业设计、建模、数字建模、渲染、培训等先进的线上线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