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云计算平台的技术发展历程(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一、云计算的技术演进顺序是怎样的?

云计算技术演进顺序:公有云、私有云、企业版、敏捷版、混合云。

1.公共云

公共云是云计算的一种早期形式,也是迄今为止许多云厂商希望实现的最终形式。计算共享资源租赁服务。一般来说,公共云是一种云计算模式,用户或客户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提供公共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和应用程序共享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并享受共享资源服务。

2.私有云

与公共云相比,私有云已经试验了一段时间;我没有被叫到。形式-虚拟化。早期的企业IT架构对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以更好地节约资源,避免独占使用硬件资源造成的浪费,提供资源隔离、可扩展性以及相对较高的安全属性,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这成为可能。

3.私有云企业版与公有云的产品特性几乎相同,但规模不同。配备相同的云操作系统,丰富的IaaS和PaaS产品,以OpenAPI和SDK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配置私有云容灾、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功能,通过私有云要做。统一管理门户,这种产品格式适合想要构建自己的完整云的企业和机构的需求。

4.敏捷版

与企业版不同,敏捷版侧重于特定的产品使用和行业场景。人工智能领域有自己的云版本,专注于云版本和互联网架构。敏捷版重点解决私有云最小部署规模问题,比企业版小一个数量级。敏捷版支持升级到企业版。

5.混合云

首先是公共云,然后是私有云,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整合。很多不满足于单一公有云或单一私有云的业态而期望使用私有云的大型企业客户也期望在互联网场景下有更灵活、更低成本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商务、CRM等平台上,虽然有些应用具有很强的峰谷特性,但这些应用的目标客户是互联网,而不是构建在私有云上;最好的选择。公共云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更丰富的产品集以及更低的使用成本。因此,出现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统一的产品使用规范和产品版本。标准混合云要求。


二、如何看待云计算的发展?

云计算的发展可以从1999年销售队伍的组建,到2015年中国“十三五”规划对云计算的政策引导,以及众多企业大规模引入云计算。云计算已经从最初的新兴技术发展到成熟并成为基本的通用技术之一。


通过云计算的重要发展历史,我们还可以探究云计算的迭代速度以及大公司对云计算技术的重视;


1999年,Salesforce成立,成为云计算公司,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云。公司的目标是消灭软件(马克·贝尼奥夫);

2006年,美国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推出云计算产品AWS,并逐步发展成功,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称霸全球。;

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创建阿里云,成为中国第一家云计算公司,并逐渐成为中国领先的公司;

2011年,美国初创公司dotCloud成立,成为最早的PaaS公司之一,其旗下的docker产品也成为近年来最火的开源产品,无论从产品、社区、活动、等;

2016年,阿里云与docker建立合作,成为docker中国联盟官方合作伙伴,巩固其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云计算产品按照技术栈分类,可分为IaaS、PaaS和SaaS。目前各个维度都有巨头,如IaaS(AWS、Openstack等)、PaaS(Azure、Docker、Openshift、Cloudfoundry等)、SaaS(Salesforce等),行业格局形成版本。


从客户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最早的云提供商(AWS、Azure、阿里云)往往专注于公有云,AWS甚至认为私有云本身是一种不可行的模式

但是私有云。所以;它的安全性现在逐渐被接受,尤其是NASA、中国各个政府、金融机构等,都需要以私有云的形式提供;

混合云是近两年的新兴技术近年来,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如2016年AWS与VMWARE的合作,就是典型的混合云模式,其技术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在2016年8月的Gartner技术曲线中,云计算和混合云);



总之,云计算已经融入到业务中,成为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网络电话等的流行技术,未来成本和技术质量都会快速发展!


三、云计算是从什么技术发展来的1、1983年,SunMicrosystems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
2.2006年3月,亚马逊推出了弹性计算云(EC2)服务。
3.2006年8月9日,在搜索引擎大会(SESSanJose2006)上,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
的“云计算”概念源于Google工程师ChristopherBisciglia开发的“Google101”项目。
5.2007年10月,谷歌与IBM合作,在美国多所大学校园进行推广,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等。云计算计划。该计划旨在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中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软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包括数百台个人计算机以及BladeCenter和Systemx服务器。这些计算平台提供1600个处理器,支持Linux、Xen和Hadoop等开源平台。
6.2008年1月30日,谷歌宣布在台湾启动“云计算学术计划”,与台湾大学、交通大学等学校合作,将先进的大规模、快速响应的云计算技术推广到校园。
7.2008年2月1日,IBM宣布将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软件企业建立全球第一个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
8、2008年7月29日,雅虎、惠普和英特尔宣布了一项覆盖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联合研究计划,启动云计算研究试验床,推动云计算的发展。该计划旨在创建六个数据中心作为研究测试平台,每个数据中心配备1,400至4,000个处理器。这些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斯坦布赫计算中心、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英特尔研究院、惠普实验室和雅虎。
9.2008年8月3日,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的信息显示,戴尔正在申请“云计算”商标,以加强对这个可能重塑技术架构的术语的控制。
10.2010年3月5日,Novell和云安全联盟(CSA)联合宣布了一项名为“可信云计划”的供应商中立计划。
11.2010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包括Rackspace、AMD、英特尔、戴尔等在内的配套厂商联合宣布了“OpenStack”开源代码计划。微软于2010年10月表示支持OpenStack与WindowsServer2008R2的集成。Ubuntu在11.04版本中添加了OpenStack。
12.2011年2月,思科系统公司正式加入OpenStack,专注于开发OpenStack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