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正文

数据中心为啥建在水下(建设数据中心)


一、掏空大山、沉入海底?互联网大厂的服务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器。一旦服务器宕机,后果将是可怕的。我们认为,这些公司的服务器一定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事实上,互联网用户可能会惊讶地知道世界各地许多公司的服务器存储在哪里。例如,微软的服务器放置在大海中,阿里巴巴的服务器放置在著名的千岛湖风景区深处,还有苹果的服务器。被放置在湖底。在中国贵州,腾讯、华为也将服务器部署在贵州山区。

2014年,微软启动了一个将服务器放置在水下的项目。同年,他开展了实验,将300台计算机服务器放置在海中一个重约17吨的防水舱内。钢。此外,密封舱内还配备了100多个传感器。岸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随时检测水压和温度,以便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情况。该团队将把密封舱安装在加州海岸的近海地区。

在第一次测试之后,为了证明水下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微软在2019年进行了第二次水下数据测试。这一次的实验规模更大,装载了更多的计算机服务器,总共。864台计算机服务器。与第一个钢制密封罐相比,这次测试的密封设备更像是一艘小型潜艇。的长度有十多米,这次的实验周期长达五年。

阿里巴巴也将其服务器放入水中。阿里巴巴将服务器隐藏在千岛湖。来旅游的游客应该都听过导游的介绍。服务器在运行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此时必须进行散热,否则可能存在烧毁的风险。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阿里巴巴将服务器放置在湖底。千岛湖地区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湖水可节省数据中心80%以上的制冷能源。这样每年可以减少1万吨碳排放。

华为也有类似的方法来存储其服务器。与微软将服务器放置在海底不同,华为将服务器存放在洞穴中。2017年,华为开始在贵州贵安新区七星湖数据中心建设自己的服务器中心。据悉,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面积已达40万平方米,可竣工。存储约60万台华为服务器这里存储了170多台服务器。如此规模的项目几乎把一座山挖空了,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扩建。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要把这么大的服务器放在这些看似“不靠谱”的地方呢?尤其是服务员,非常怕水。微软就不怕服务器进水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服务器既怕水,又怕热。普通机房的温度都会让人难以忍受,更不用说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了。因此,散热一直是这些科技公司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季,为如此庞大的服务器安排散热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相关数据显示,对于华为、微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来说,数据中心每天散热所需的电力成本占全部成本的20%以上,其中40%以上%用于制冷消耗。全球互联网是公司的数据中心,用于服务器散热的电力占全球年用电量的2%。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庞大了,相当于某些国家一年用电量。因此,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更节能、减少排放的服务器散热。微软采用的“水冷”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据微软称,将水下数据中心放置在海底105天后,他们发现密封舱的温度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消散,效果还不错,但是。密封舱附近的海水会有轻微升高,约为正常海水温度的千分之一,但大规模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很困难。毕竟微软的数据中心有几百多台电脑,把它放到海底维护可能不太现实。

例如,华为将服务器存放在山洞里的解决方案,更方便维护。唯一的问题是挖掘隧道一开始需要一些投资。另外,贵州的气温受山区影响。气温常年保持在20多摄氏度,夏季山里夜间气温很低,洞内温度更低。另外,贵州的价非常便宜,每千瓦时仅需0.35元左右,而且贵州的水力发电非常成熟,可以减少火力发电的污染。

不仅华为,苹果、腾讯也在该地区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甚至国家大数据中心也坐落于此。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管理数据都存储在那里,贵州也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此外,亚马逊、360等公司将数据中心设在宁夏,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来冷却服务器。


二、为什么微软要把数据中心设在水下?数据中心制冷有多花钱?电力成本约占数据中心成本的20%,其中42%用于散热。因此,谷歌、Facebook、IBM等科技巨头纷纷在冰岛、芬兰等国建设数据中心。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冷却成本,微软尝试将数据中心建造在水下。据IDC统计,数据中心的平均使用寿命为9年,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成本占所有成本的20%。大约47%的消耗功率进入服务器,是有效能源消耗,而42%则被冷却能源消耗。


三、微软为什么要把数据中心设在水下?

为什么微软必须将其数据中心置于水下?数据中心冷却成本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