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正文

海底大数据中心有什么用


一、海底数据舱是干嘛的

水下数据舱是指将传统数据中心从陆地移至海底,有效利用海水冷却服务器的水下数据中心。

水下数据舱将于2022年完工,将从天津港运往海南陵水。全球首个商业海底数据中心也将进入海上安装阶段,预计将竣工安装。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2023年11月24日,1300吨级水下数据中心核心设备“水下数据舱”在海南陵水海域成功安装,经过调试成功,全球首个商用水下数据舱中心第一阶段。该项目将全面竣工。

数据亭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结构寿命为15年。它为机舱内的每个计算设备提供电气和网络连接,并通过冷却系统散发海水中产生的热量。数据舱内的计算机设备通过水下光电复合缆与岸站连接并接入互联网,从而实现各种数据应用。

研究规划及特点

全球首个商业水下据中心项目,建成后计划部署100个舱室,相比同等规模。传统陆上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电力1.22亿千瓦时、建筑用地6.8万平方米、淡水10.5万吨。

水下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系统,具有绿色低碳、安全可靠、节省土地资源和淡水、易于与海上等清洁能源融合等优点风力发电将海洋能转化为信息技术。它有助于数据中心实现碳中和,是对国家大型数据中心集成系统的有用补充。

“水下数据舱”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1300吨,相当于1000辆汽车的重量,水箱直径3.6米,相当于前往“天河”空间站中央舱。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数据舱。

以上内容参考:-海底数据舱


二、掏空大山、沉入海底?互联网大厂的服务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对于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服务器,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后果将是可怕的。但现实中,网友们可能会惊讶于世界上很多公司的服务器都存放在哪里,比如微软的服务器位于海底,阿里巴巴的服务器位于著名的天岛湖底部,苹果的服务器也位于海底。放置在湖底在中国贵州,腾讯和华为也将服务器放置在贵州的山区。

2014年,微软开始实施一项将服务器放置在水下的计划。同年,他们开始在海上进行实验。他们将300台服务器放在一个重约17吨的封闭舱内。驾驶室完全由钢制成。此外,密封舱内还安装有100多个传感器。岸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随时感知水压和温度,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情况。微软团队将把封闭式小屋带到加州海岸的近海地区。

继第一次测试后,为了证明海底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微软在2019年进行了第二次海底数据测试。这次测试规模更大、服务器总数更多。864台计算机服务器与第一个钢制密封容器相比,此次测试的密封装置就像一艘小于十米的潜艇,而且这次测试周期长达五年。

阿里巴巴也将其服务器放入水中。阿里巴巴将服务器隐藏在千岛湖。去过旅游的游客肯定都听过导游的介绍。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此时必须做好散热工作,否则可能存在火灾风险。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阿里巴巴将服务器放置在湖底。千岛湖地区平均气温约18摄氏度,湖水可节省数据中心80%以上的冷却能源。这样每年就有可能减少1万吨碳排放

华为在主机服务器上也有类似的举动。与微软将服务器放置在海底不同,华为将服务器存放在洞穴中。2017年,华为开始在贵州贵安新区七星湖数据中心建设自己的服务器中心。据了解,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面积40万平方米,可。托管约60万台华为服务器这里托管了170多台服务器。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几乎是一座空山,未来很可能还会继续扩建。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要把这么重要的服务器放在这些看似“不可信”的地方呢?特别是服务器非常怕水,不是吗,微软?其实,原因很简单。服务器怕水,普通机房的温度都会难以承受,更何况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因此,散热问题一直是这些科技公司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季,为如此庞大的服务器组织散热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相关数据显示,对于华为、微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来说,每天为数据中心散热所需的电力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其中40%以上用于制冷消耗。全球互联网是公司的数据中心,每年用于冷却服务器的电量占全球年用电量的2%。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大了,相当于一些国家一年的用电量。因此,如何以更节能的方式为服务器散热,减少排放,是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微软采用的“水冷”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据微软介绍,将数据中心放置在水下105天后,他们发现密封舱的温度会随着洋流消散。现在的影响力还不错,只是影响力而已。封闭舱附近的海水温度会略有升高,约为正常海水温度的千分之一。不过这种方式可能很难大规模使用,因为微软的数据中心有几百台以上的电脑,放在海底维护起来会很不方便。

比如华为的Cave服务器存储方案,维护起来更加方便。唯一的问题是隧道挖掘在初始阶段需要一些投资。而且贵州的气温受山地影响,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夏天山里的温度很低,洞里的温度就更低了。另外,贵州的电价非常便宜,每千瓦时仅需0.35元左右,而且贵州的水力发电非常成熟,可以减少火力发电的污染。

不仅华为,苹果、腾讯也在该地区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甚至国家大数据中心也坐落于此。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行政数据都存储在这里,贵州也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此外,亚马逊和360等公司将数据中心设在宁夏,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来冷却服务器。


三、微软为何将数据中心建在海底?

2018年6月1日,微软在苏格兰水域击沉了一座长约12米、直径近3米的胶囊状数据中心。

这座繁华的水下数据中心共配备了864台服务器,可存储约500万部电影。它将为苏格兰群岛沿海地区提供高速云计算能力和互联网连接。

微软表示,海上数据中心沉没主要是出于成本考虑。

为了保持机房足够的温度,避免数千台服务器宕机,科技公司往往要支付大笔的空调费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人烟稀少的高纬度地区建设数据中心,希望利用室外空气来降低冷却成本。此外,土地租金、人工、水电成本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相反,海底温度较低,就像一个天然的冰箱。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能够在水下顺利运行,微软专门与一家经验丰富的海洋工程公司合作,使用了一些水下技术来维持冷却温度。从制作到最终上线仅用了不到90天的时间,时间成本也大幅降低。

项目经理表示,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120英里的范围内。将数据中心放置在附近海域,可以为沿海地区居民提供短距离内更快、更流畅的互联网体验。。

环境保护也是一大优势。此次数据中心的选址地点是英国苏格兰东北部的奥克尼群岛。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岛上10,000名居民提供电力。

这最初只是微软员工的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受到埋在海底的电缆和光纤的启发,该员工开始思考是否有可能将数据中心移至水下。

2014年,这个想法正式投入研究,并于2015年8月建造了概念原型机,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附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测试。

第一阶段的测试表明水下数据中心的概念是可行的,该阶段的目标是研究其在环境和经济上是否可行。

未来12个月,微软将从功耗、室内湿度和温度等方面监控和记录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虽然这会给海洋环境带来污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还为苏格兰的这个海底数据中心设定了目标,希望它能够在五年内实现无需人工协助的运行。在数据中心寿命结束时,它将被回收以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