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正文

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哪些资料(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关注的内容)

浅谈国家地质资料中心建设

于瑞阳(国家地质档案馆,北京100037)摘要阐述了国家地质资料中心的历史背景、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以及初步配置。关键词国家地质资料中心;1国家地质资料中心成立的历史背景1.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质资料处理和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地质工作是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基础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生产、科学研究还是管理,本质上都是对一定信息的收集、保存、加工、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地质工作中,从各种地质信息数据的采集到室内数据的存储、整理、分析和解释,再到最终结果的存储和维护、管理和使用、测绘和出版以及科学管理和决策。。制作,它们都与现代信息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现代地质工作提供了新技术、新手段。。也改变了地质工作成果的内容和形式,现在的地质成果除了可以体现在纸质介质上的传统文字、图像外,还包括存储在电磁介质、光电介质中的各种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特别是在地质工作中。基础地质资料信息的调查工作、获取、管理和服务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随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交换与传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正在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机构之间的协同服务方向发展。1.2建设国家地质资料中心的政治背景为了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政府于2002年3月19日公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建立国家地质资料中心。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建设一2003年,国土资源部1月3日公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改造办法》中提出,国土资源部将组织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地质数据库。此后,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大量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2006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中指出“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地质资料加快建设国家地质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信息服务体系和矿业投资环境。在最近发布的《国家地质勘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开展国家地质数据中心建设,并提出“建立实用高效的地质数据采集、处理、处理和存储机制,完善国家地质数据资源建设“管理,实现国家地质数据的统一、协调、标准化,构建现代化存储、管理软硬件支撑环境”的各项指引和规定,为国家地质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3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地质资料是各项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成千上万地质工作者劳动的结晶,具有形成成本高、范围广的特点。适用范围广,可重复使用,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质勘探投入超过5000亿元,形成了大量地质资料。通过丰富的地质资料的利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表明,即使按照最小值计算,地质图的价值也是制图成本的25至36倍。近年来,大庆石油管理局通过100多口井数据的开发利用,已扩大石油储量2亿吨,为国家节省勘探费用30亿元。在提高综合国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地质资料的服务领域日益拓宽,从矿产资源勘查到地球科学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从加强国防建设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地质数据提供基础信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地质资料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高性能信息存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以及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建立国家地质数据中心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地质数据和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机构、不同区域的地质数据共享和运行成为可能。同时,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力推进地质资料计算机化、数字化建设,建立了包含1:20万地质图和化探资料的空间数据库。

银行数据中心建设规划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应具备满足业务运营和管理要求、不间断运行的场地、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和人员。必须具备支撑业务服务的能力。
总资产超千亿元的法人商业银行及各省分行、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建立了异地模式灾备中心,具备关键信息系统灾备能力.必须满足标准。《信息安全要求》《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技术规范》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级别为5级(全面)或更高,其他法人商业银行已建立本地模式灾难恢复中心,必须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三、关键信息系统的容灾功能必须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定义的灾难恢复级别为4级及以上。